- 信息来源: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党政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5-04-07 10:40
- 浏览次数:
近年来,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立足“城郊接合”的区位特点,探索形成“五聚焦五探索”二轮土地延包工作经验,目前该区105个村(社区)1433个村民小组已完成延包工作,签订合同5.5万户,签订率达97%。近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2024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二轮延包特色亮点工作成功入选创新案例。
聚焦延包路径,探索“四个一”机制。在3个试点村工作中,制定“一村一专班、一组一方案、一户一档案、一地一张图”工作标准,形成“四个一”工作机制,确保各个环节无缝衔接、高效推进;系统总结继续延包的11种情形、取消延包的6种情形和暂缓延包的1种情形,制订53条政策问答(口袋书)、典型案例汇编等材料,为全区推进延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合同签订,探索“智慧网签”机制。为有效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解决好外出务工农户无法返乡签订合同的难题,该区创新研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平台,实现农户信息上传、合同自动生成、村集体批量签署、农户手机网签等众多功能。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导入延包面积13.3万亩,完成网签53份。
聚焦暂缓确权,探索“补利延包”机制。针对部分镇(街道)因规划调整、征地拆迁等原因申请暂缓确权的问题,该区组织有关部门通过综合调取图斑数据分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商等举措,探索形成“补利延包”机制。除已被征收土地外,全区解决暂缓确权的二轮延包1.84万户、近3万亩。
聚焦收回土地,探索“二次分配”机制。在延包实践中,该区决定将收回的承包地由村集体集中流转,流转收益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数均分。“二次分配”机制对于依法收回的土地,村集体以“收回土地净增人口再分配”“收回土地、动态确利”等方式二次分配“返利”给农民。
聚焦非成员户,探索“权益保留”机制。在延包工作中,该区充分考虑进城落户农户的权益保障问题,按照承包地“三权分置”原则,以“取消延包、保留权益”的方式维护这部分群众的利益,即对进城落户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户的原有承包地不再签订二轮延包合同,村组也不再重新分配他人延包,而是保留其享有土地流转权益或者耕种经营权益,最大程度地保障农民群众的土地承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