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 发布日期:2024-11-06 15:37
- 浏览次数:
为积极构建科学教育新样态,引导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爱上科学,努力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我市持续在课程体系、资源建设、队伍建设、氛围营造方面做好“加法”,不断激活科学教育新动能。
持续在科学课程体系构建上做“加法”。遵循各学段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实施分层科学教育,优化中小学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创新素养培育体系。明确学校课后服务中科技类等课程比例并下探到小学低年级,推广面向学校、学生的“菜单式”创新系列课程和“资源包”,开设智能机器人、3D打印、快乐读写、创意编程等特色课程,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与“双减”紧密融合。常态化开展教学视导,关注在学科教学与跨学科实践中渗透和彰显科技创新教育,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策应“英才计划”和“强基计划”,持续深入推进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构建联合发现、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
持续在科学教育资源建设上做“加法”。加大科学教育资源供给,梳理校内外教育资源,建设“乐学泰州”实境教育资源地图,采集历史文化、科学实践等九大类全市优质实境教育资源,通过实境教育资源地图平台向公众集中发布,供全市师生开展线上线下实境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入实施“六百”工程,组建各种科技社团,举办“校园科技节”等各类科技科普活动,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科学素养培育个性化需求。强化实验教学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学校标准化实验室、科技教育实验场馆建设,配足配齐中小学实验仪器,开齐开好基础性实验,组织遴选实验教学精品课程,让每所学校的孩子都有机会走进实验室开展科学探究实验。
持续在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上做“加法”。发挥名师引领、辐射作用,加强学校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统筹制订科学类课程教师培训计划。注重依托科技馆和科普教育基地,突出世界科技前沿、科学发展规律、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精神、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开阔教师科学视野,促进教师科学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大对学校专兼职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的支持力度,在职称评定、享受待遇、评价考核、激励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持续在科学教育氛围营造上做“加法”。启动“学习型家长”成长工程,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载体,教育引导家长转变观念,让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科学兴趣和潜能激发,重视人文精神涵育。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去科技、天文、仿生、人工智能等场馆参观体验,积极营造浓厚的科学教育氛围,共同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新时代少年。